按照上周末21.45港元的股价来看,F轮融资的投资者也已经明显获利。
“港交所已经有小米个股的期权、期货、权证等衍生工具,涨到这个价位来看,小米上市前的原始股东已经可以通过这些工具,或者卖空部分股份来锁定利润了,半年后的解禁期到来就可以从容应对。”香港某中资券商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小米在挂牌后,港交所同日推出小米期货及期权,并同时纳入认可卖空指定证券名单。另外,5家发行商已于6月29日推出共18只认购权证,计划当日交易。对此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称,港交所允许小米衍生产品同日推出,是相信小米交易具有深度和广度,相信投资者可做对冲风险,并非作特别待遇。上次同样操作的股票只有工商银行(01398.HK)和友邦保险(01299.HK)。
不过目前并未有券商推出小米的认沽权证,已经推出的认购权证,只能作为对小米股价看多的投机工具。
温天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不排除小米的投资者利用各种场内工具对冲,甚至可以利用场外的交易对冲;而站在港交所立场来看,推出衍生工具和卖空等交易方式,可以促进市场成交增加,无论是正股还是衍生工具都是如此,而市场增加这些工具之后,股份价格的波动会更大一些。
另一方面,国际指数编制公司富时指数宣布,将小米快速纳入富时中国50指数,于7月13日收市后正式纳入指数,于7月16日正式生效,中兴通讯将于同日被剔除。目前全球共有6只追踪富时中国50指数的ETF,资产总值约44亿美元(约343亿港元)。小米获快速纳入指数,预计吸引部分被动资金在生效日前后买入。
股东可以通过“做空”锁定利润
对于小米F轮融资之前的多家投资者来说,获利早已经是5倍多到800多倍之间。
国金证券分析师唐川表示,展望小米IPO后的股价表现,在上市6个月后仍将面临早期VC和PE股东减持的巨大压力。小米在历史上共有九轮优先股融资,合计融资金额达15.8亿美元。九轮融资的时间在2010年9月至2014年12月之间,基本都到了风险资本需要退出的时间段。2013年和2014年的F轮融资的成本分别为15.83港元/股和14.07港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