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的“10亿赌约”临近兑现期再被提及。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赌局本身没意义,两者不具备可比性,因为格力是实体经济,而小米是互联网公司,属于轻资产。”
不过,董明珠公开宣称,格力电器在2018年的营业收入增长将超过500亿元。
据格力电器2013年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格力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486.99亿元,而其在2017年的营收为1482.86亿元。也就是说,截至今年三季度,格力营收已超越去年全年营收。按照500亿元的增长空间计算,格力今年营收极有可能达2000亿元大关。
关于2018年营收增加的具体数额,格力电器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以公司披露的年报数据为准。
根据小米官方财务数据来看,其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304亿元。要在最后一个季度,实现700亿元的营收,对于小米而言存在挑战。
且不论董明珠是否赢了与雷军的“10亿赌约”,若2018年格力营收冲破2000亿元的话,董明珠的确是赢了自己的“2000亿”目标。
2014年,董明珠曾提出目标,格力每年要增加200亿元收入,5年再造一个新格力。当时,董明珠坦言,这个数字有一定的挑战,但是既然定了目标,就势在必行,未来5年还要做到2000亿元,这是格力的五年规划。
格力上一个“五年计划”实现已然在望,而由造“芯”引领的下一个“五年计划”,董明珠又会有哪些行动?对此,本报记者将保持长期关注。有集成电路厂商指出,家电厂家如果选择自主研发芯片,可能面临一些跨界风险。“一方面,自身设计的个别产品市场规模有限,由于别的家电厂家不会向竞争者买芯片,导致自身投资的芯片设计公司难以盈利。另一方面,自身投资的芯片设计公司,可能长期采用芯片,自产芯片的质量将长期影响产品品质,甚而影响品牌。”
与雷军的10亿赌约
颇为凑巧的是,零边界所在的“正方云创园”,其前身是“金山软件大厦”。而在2013年,一场颁奖晚会上的一个赌约,让金山软件(03888.HK)的董事长雷军与零边界的董事长董明珠,在此后的5年中,频频被绑定提及。
当时,传统实体经济代表企业格力电器掌门人董明珠与互联网模式的代表小米科技掌门人雷军同时登上领奖台。领奖台上,董明珠与雷军以“五年之后小米的营业额能否超越格力”开启了备受关注的互联网赌约,原本1元的赔付被董明珠追加至10亿元。